为什么高压线都是三根线 二维码
278
发表时间:2020-08-14 15:47 我国的高压交流输电采用三相三线制,所以有三线制,高压直流输电采用两相制,所以有两条线。这三根线是来自升压变压器的三相电,它们的相位差为120度,可以方便三相电动机的旋转,也可以分为三路提供照明。 当然,照明电路也需要一根中性线,当用户终端被踩下时通过星形连接得到: 也就是说,三相高压连接到三相变压器绕组的头部,三个尾部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中性线。三相交流母线,A相漆成黄色,B相漆成绿色,C相漆成红色,中性线不接地时涂成紫色,中性线接地时涂成黑色。在直流母线中,正极导线涂成棕色,负极导线涂成蓝色。 我国目前的10kV 110kV 220kV 500kV(国家电网已经有1000kV)高压输电线路没有中性线,因为这些电压等级不能被设备直接接受(少数超高压设备除外)。我们通常用电最多的是三相四线制(TN-C系统),3根带电导线+1根中性线。 零线的主要功能如下: 1中性线(N线),与火线连接形成相电压 2用作某些运行设备的中性点接地(工作地)。3与设备外壳连接作为保护(P线)。这些电压等级不需要高于10kV。110kV输电线路上方有2根架空中性线(或架空避雷线、架空地线),起到防雷(防雷波)的作用。因此,我们每天看到的高压进线没有中性线。110kV一般有一套保护,220kV及以上需要两套原理不同、厂家不同的保护。应用最广泛的是光纤纵差和高频保护。当一相接地时,会发生跳闸,因为线路有重合闸(单重、三层、综合重量),判断为**性故障后不重合闸。So:短路重合闸跳闸。对于大电流和小电流接地系统的问题,大电流接地系统是指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比如我们的三相四线制,因为故障发生时接地电流会比较大。小电流接地系统包括: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性点大电阻接地系统。当故障发生时,接地电流相对较小。 为什么电力变压器需要配备气体保护装置? 在电网变压器中,差动保护和气体保护共同构成了变压器的主保护。差动保护利用电流的首端和末端的比较来确定故障,然后动作。保护是变压器的绕组、套管和CT侧。差动保护属于电量保护。气体保护是一种非电气保护。安装在油箱和油枕之间。它分为溢流和溢油。如果变压器内部发生短路,短路电流会分解变压器油并产生气体,使气体继电器发出报警信号(轻瓦斯保护),当短路严重时,温度很高,这将导致油位上升,冲向气体的工作位置继电器和跳闸信号(重瓦斯保护)将出现。因为气体保护可以保护不受差动保护的铁芯。因此,气体和差动一起构成了变压器的主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