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村电网迈进智能化 二维码
59
发表时间:2021-01-19 16:10 今年1月6日,寒潮席卷广西桂西北地区,东兰县花香乡海拔较高的村落部分电力线路出现覆冰。在广西电网公司河池东兰供电局长乐供电所办公楼,副经理廖家浩正在通过农村智能电网监控平台查看花香乡坡索村的电流、电压等数据。“花香那一带山高、路险、通讯信号差,巡查线路难度大,自从使用智能监控平台,大大地减少了维护班组的工作量。”廖家浩说,现在足不出户,他就可以通过平台对电力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自从花香供电片区的坡索、板宇等101个智能台区完成改造投运,该所的设备运维人员投入同比2019年下降了66%,工作效率也有了显著提升。 山高、域广、路险,供电设施大多分散安装在山里,供电线路长且延伸在深山老林,电力通讯信号差。一旦发生故障,供电人员需要翻山越岭查找,耗费大量人力、精力不说,更给山区老百姓生产生活用电带来不便。东兰农村地区的现状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广西农村电网现状。 为提升山区老百姓用电体验、解决山区供电所运行维护设备的难题,2013年以来,广西电网公司以打造农村智能电网标杆和行业扶贫示范县为目标,开展“安全可靠电网、精准高效运维、友好互动用电、绿色能源供应”的东兰农村智能电网示范项目建设,示范带动广西农村智能电网建设工作。累计完成东兰电网投资9.21亿元,相当于再造了一个东兰电网。 截至目前,广西电网公司在东兰县完成387项智能电网项目,建成一批灵活可靠配电网、多样互动用电、配电通信覆盖、集成共享信息应用等配电自动化项目,东兰电网中压配电自动化覆盖率实现从0到84%、智能电表覆盖率从40%到100%,低压集抄覆盖率从0到100%快速提升,均高于广西平均水平。 通过在农村配电变压器安装传感设备、升级户表集中器等新装备,实现了重要节点温度、电气量以及用户信息等数据的实时采集和监控,不仅为后续农网大数据分析、制定更加合理的配电网运维方案奠定基础,还通过电力大数据实现了故障精准识别,有效缩短了故障查找和处理时间。东兰电网故障平均停电时间从5小时/次大幅下降至1.5小时/次,故障隔离时间从4.25小时/次大幅下降至1分钟/次。 在东兰县三石镇食用菌产业核心示范区内的贵隆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内,黄金菇的采收、分拣、打包和装运工作正在有条不紊进行。“我们基地很久都没有停过电了,供电还是很有保障的。”智能电网项目的投入使用后带来的供电可靠性大幅提升,传导到用户身上变成了良好的用电体验。广西东兰贵隆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文越说,正是可靠的供电为企业的生产提供了保障,现在该公司可日产菌棒3万棒,年产食用菌240万千克,年产值达1.2亿元。 “现在的村里几乎不会停电,即使停电也会很快恢复。再说,如果有线路故障信息,供电所还会及时发短信通知我们,让我们有所准备,现在的服务真不错。”东兰县切学村的村民陈卫勇也给现在的供电服务点起了赞。 |